吉林省承诺继续实施全面禁猎,WWF表示,将更有效保护东北虎等野生动物
为了表彰吉林省政府十年禁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作的承诺, WWF在吉林省长春市向吉林省省长王珉和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刘延春颁发了“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Leaders for a Living Planet)证书。
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表示:“吉林省开展十年禁猎活动后,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栖息地范围逐步扩大,而吉林省政府继续全面禁猎的承诺将使中俄边境的东北虎等野生动物得到更有效的保护。随着WWF哈尔滨办公室的正式成立,WWF将在更多方面与吉林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吉林省位于黑龙江生态区内,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75种,是东北虎、豹、梅花鹿、东方白鹳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重要栖息地,在国际濒危物种的拯救与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过去,由于人们在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过程中,严重存在单纯从眼前利益出发,重猎捕、轻保护的倾向,致使吉林省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锐减,特别是东北虎、豹濒临灭绝,梅花鹿几乎绝迹。1998年吉林省林业厅的调查显示,东北虎仅分布在省内大龙岭、张广才岭、哈尔巴岭3个彼此隔离的区域。豹分仅布在大龙岭、哈尔巴岭2个区域。梅花鹿仅在珲春中俄边境的北部发现347只。
为恢复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实施全面无限期禁猎,并取得很大的成效,新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其中陆续建立了9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新增保护区面积59.7万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小区3处,新增保护面积2800公顷,目前,吉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8处,保护区总面积223.2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1.9%。
2006年初,吉林省组织130多名专家,历时6个多月,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十年禁猎,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普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新增分布物种4个(遗鸥,杂色山雀,红嘴山鸦等小型鸟类),特别是东北虎和豹的数量和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增加,栖息地得到恢复和扩大,并发现新的分布区域。
目前,东北虎在全省分布为8—10只,比禁猎前至少增长了2只,东北虎的分布由大龙岭向西延伸至汪清县东部、向南扩至珲春最南端防川一带;而在张广才岭分布区,东北虎分布区向西南延伸到吉林市的蛟河东北部。同时,长白山保护区西南边界历史分布区重新出现老虎活动迹象,在珲春多次发现大虎带小虎的家族种群,显示了东北虎潜在繁殖能力。
此外,豹的种群数量较以前增加1-3只,达4—9只,长白县、汪清县等区域都有新的豹分布信息,梅花鹿、野猪种群数量分别增长44%和80%。
吉林省省长王珉在颁奖仪式上表示:“今后,吉林省将把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局,把禁猎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实行全省范围内的全面禁猎。”
背景信息:
“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
“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LLP, Leaders for a living planet)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置的重大奖项之一,对那些在自然保护和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领导者进行褒奖,它与WWF“献给地球的礼物”(GttE,Gift to the Earth)构成在全球范围内颁发的两大最高环保奖。
“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
“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LLP, Leaders for a living planet)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置的重大奖项之一,对那些在自然保护和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领导者进行褒奖,它与WWF“献给地球的礼物”(GttE,Gift to the Earth)构成在全球范围内颁发的两大最高环保奖。
(引自www.wwfchina.org 2006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