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文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委员介绍
  • 新闻
  • 会议信息
  • 委员会通讯
  • 共享资源
  • 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首页

保护得力 藏羚羊摘掉“受威胁物种”帽子

由于近年来藏羚羊种群恢复状况良好,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报告将藏羚羊定为近危等级物种,从受威胁物种名单中剔除。

藏羚羊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西部近80多万平方公里的高寒荒漠地区,其中80%的区域在西藏羌塘境内。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国际藏羚绒制品消费和非法贸易利益的驱使,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遭受了盗猎分子的大肆猎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当时青藏高原藏羚羊数量仅余六七万只。

西藏那曲地区森林公安局局长西热介绍,为保护藏羚羊,上世纪末以来,中国政府在藏羚羊分布区建立了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各保护区达成共识,通力合作,携手保护藏羚羊。

藏羚羊分布区各县也陆续组建了森林公安派出所,加大藏羚羊的保护和执法力度,有效遏制非法盗猎藏羚羊活动。西热说,如今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已回升到20万余只。目前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万余只藏羚羊开始大规模集结,准备一路向北迁徙至色吾雪山一带产仔,当地森林公安联同野保员全天候关注其迁徙动态,确保产仔地及迁徙路线安全。

另据记者了解,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至6万只左右。前不久,这里迎来了近十年来最早的藏羚羊产仔迁徙季。青藏公路沿线工作人员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藏羚羊安全通过公路。

此外,为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前不久新疆阿尔金山、青海可可西里和西藏羌塘三家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进入三大自然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藏羚羊

(引自新华网  2015年6月3日)

 

  • 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PDF icon 2016_annual_report.pdf

年报

PDF icon 2015-02_73.pdf

通讯

PDF icon bpn-issue01.pdf

白皮书

友情链接: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ABCDNet)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科学院节点(GBIF-China)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物种2000中国节点(Sp2000-China)

网络生命大百科中国节点(EoL-China)  
中国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Encyclopedia of Lif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Species 2000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603 / 662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2004@ibcas.ac.cn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31402号-3   京公网安备案1023985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