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文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委员介绍
  • 新闻
  • 会议信息
  • 委员会通讯
  • 共享资源
  • 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首页

马克平秘书长当选为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副主席

11月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洲区域选举委员会主席Anshuman Saikia向各界发布消息:根据选举程序,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马克平研究员当选为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副主席。Anshuman Saikia希望马克平与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主席Youngbae Suh以及其他成员一起为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有效开展活动做出贡献。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相关的多个国际组织邀请马克平担任执委会委员等职务。这是继2007年至2012年担任IUCN理事以来,他再次担任该组织的重要职务,显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于1948年在瑞士Gland成立,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环保组织,拥有超过1200个政府机构和NGO会员,以及分布于约160个国家的近11000位志愿专家会员。IUCN的工作由全球45个办公室超过1000名员工和数以千计来自公共、NGO和商业领域的合作伙伴们共同支持。

IUCN旨在为全球最紧要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寻求系统化解决方案。IUCN的工作重心在于评估和保护自然,确保对自然有效而公平的管理利用,并为应对气候、粮食和发展等全球挑战提供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IUCN不但支持科学研究,还在世界各地执行实地项目,并与各国各级政府、NGO、联合国以及各类企业共同协作推动政策、法律和最佳实践操作的发展。

 

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

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以支持IUCN在亚洲国家开展工作为目的,特别是通过多国或跨边界的参与,提供IUCN与东盟等区域组织互动的平台。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Nature-Based Solutions”的一部分,IUCN亚洲区域委员会的最初的主题是关注保护区和物种保育、自然资源管理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委员会成员国有:孟加拉、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更多信息详见http:// www.iucn.org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办公室)

  • 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 English
PDF icon 2016_annual_report.pdf

年报

PDF icon 2015-02_73.pdf

通讯

PDF icon bpn-issue01.pdf

白皮书

友情链接: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ABCDNet)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科学院节点(GBIF-China)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物种2000中国节点(Sp2000-China)

网络生命大百科中国节点(EoL-China)  
中国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Encyclopedia of Lif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Species 2000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603 / 662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2004@ibcas.ac.cn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31402号-3   京公网安备案1023985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