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文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委员介绍
  • 新闻
  • 会议信息
  • 委员会通讯
  • 共享资源
  • 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首页

自然植被生理生态学培训班成功举办

通过深入研究自然植被对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理解自然植被的发育状况和调控机制,对于现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瑞士巴塞尔大学Christian Felix Körner教授在自然植被生理生态学、高山生态学和物候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其研究问题具有普遍性,发表在Science, Nature,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等期刊的文章有着很高的引用率。5月11-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特别邀请Körner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中国同行讲授自然植被生理生态学专题。

Körner教授围绕“自然植被生理生态学”作了六个专题报告:Plant carbon limitation in a CO2-rich world;Water and carbon relations of trees under drought;Tree phenology and the range limit of tree species;The global high elevation treeline phenomenon;Alpine plant ecology I;Alpine plant ecology II。Körner教授以新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干旱条件下树木的碳水平衡关系、树木物候学和物种分布范围限制、全球高海拔地区的林线现象、植物在高海拔条件下的生长机理、高山生态系统中植物营养和碳的关系、低温代谢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限制。Körner教授用6个具有代表性的专题、直观的图片和图表,生动地讲解分享了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他完美地将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结合在一起, 关注格局背后的机理,帮助学员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自然植被受不同环境因子影响和反馈机制,引导学员学习颠覆已有“常识”的思考问题方式,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了本次培训班。现场参会人员与专家就课程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Körner教授对参会学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对中国学员认真思考的态度和提出问题的水平予以了赞扬。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14家科研院所及单位的90余人参加,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 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PDF icon 2016_annual_report.pdf

年报

PDF icon 2015-02_73.pdf

通讯

PDF icon bpn-issue01.pdf

白皮书

友情链接: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ABCDNet)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科学院节点(GBIF-China)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物种2000中国节点(Sp2000-China)

网络生命大百科中国节点(EoL-China)  
中国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Encyclopedia of Lif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Species 2000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603 / 662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2004@ibcas.ac.cn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31402号-3   京公网安备案1023985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