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文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委员介绍
  • 新闻
  • 会议信息
  • 委员会通讯
  • 共享资源
  • 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首页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3月1日,“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白春礼,副院长、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亚平出席会议。
 
会上,专项编写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郭华东从立项依据、预期目标、研究内容、工作基础和研究队伍等方面,对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简要汇报。
 
白春礼对编写专家组短时间内取得的工作进展给予肯定。他指出,中科院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海量科学数据积累,但呈碎片化、分散化,没有很好地有效集成,显示度体现不够,实施“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白春礼强调,专项要充分发挥中科院多学科综合优势,发展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集成的地球大数据科学,建设中科院数字地球平台,切实推进数据共享,为满足国家或区域战略需求提供决策支持,为研究所、科学家跨学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中科院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窗口,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
 
白春礼指出,专项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实现中科院相关领域已有数据积累有效集成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同院外相关领域数据的集成共享;要高度重视地球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尤其是预测预报手段的引入;要对数据来源、数据格式和平台接口等进行很好的顶层设计,实现数据平台的动态发展、开放获取,根据不同层次需求,研发适用的用户终端;要形成稳定的数据获取能力,保障专项的活力和持续发展。
 
会后,张亚平就推进专项下一步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对创新数据共享机制体制、重视高新技术的引入和研发、“十三五”阶段性重大产出等进行了再次强调,要求尽快完成专项完整可研报告的编制,参照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程序推进立项,并责成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全力做好服务支撑工作。
 
会议由科发局局长严庆主持。办公厅、科发局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院属单位专项编写专家组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 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PDF icon 2016_annual_report.pdf

年报

PDF icon 2015-02_73.pdf

通讯

PDF icon bpn-issue01.pdf

白皮书

友情链接: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ABCDNet)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科学院节点(GBIF-China)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物种2000中国节点(Sp2000-China)

网络生命大百科中国节点(EoL-China)  
中国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Encyclopedia of Lif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Species 2000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603 / 662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2004@ibcas.ac.cn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31402号-3   京公网安备案102398594385